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廣西新材料產業倍增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2022-02-08)
桂工信冶金〔2022〕73號??
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有關部門:
《廣西新材料產業倍增發展實施方案》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2年1月26日??
廣西新材料產業倍增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二屆二次全會通過的《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著力優化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實現新材料產業倍增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需求引領和戰略導向,堅持發揮資源優勢與突出特色產業相結合,堅持自主創新與加強引進相結合,以滿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重大技術裝備急需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稀土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石墨烯等一批新材料特色產業,突破一批新材料品種和關鍵工藝技術,加快新材料產業實現智能化、輕量化、高端化,推進新材料產業融入高端制造供應鏈,不斷提升全區新材料產業在國內及國際的市場競爭力。
到2023年,新材料產業新增規上企業20家,力爭產值超過400億元,其中: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350億元,稀土新材料產業鏈20億元,新型合金材料產業鏈30億元,石墨烯新材料產業鏈2億元。新材料產業關鍵技術、高端產品研發和應用取得新突破,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初步建成南寧、柳州、玉林、河池、百色、崇左、欽州、北海等新材料產業基地,培育出一批產品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下游應用廣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補鏈延鏈強鏈。
1.新能源電池材料。圍繞百色、來賓、玉林、欽州、崇左、北海等產業基地,利用資源優勢及現有產業基礎,依托靖西湘潭電化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匯元錳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西時代匯能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光伏電池材料、三元電池材料等正極材料,引進一批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全產業鏈配套產業。加快推進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項目、北海順應新能源鐵山港儲能材料制造基地項目、匯元錳業新能源電池錳系材料產業集群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引進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電池材料延鏈補鏈制造商,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基地。到2023年,全區新能源電池材料產值達350億元。
2.稀土新材料。圍繞梧州、玉林、賀州、崇左等產業基地,利用資源優勢及現有產業基礎,依托中鋁廣西稀土開發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結合廣西離子型稀土特點,延伸稀土永磁材料、稀土熒光材料以及稀土鋁(鎂)合金等多條產業鏈,大力發展稀土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永磁電機、三基色及LED熒光粉、高性能輕量化稀土合金材料,推進年產2000噸永磁材料深加工項目和廣西西駿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稀土金屬及合金項目,引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下游深加工企業,打造全國稀土綜合利用創新示范區。到2023年,全區稀土新材料產值達20億元。
3.新型合金材料。圍繞南寧、柳州、百色、河池等產業基地,利用資源優勢及現有產業基礎,依托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南南鋁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華錫集團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重點瞄準鉛、鋅、錫、銻、銦等產業及下游精深加工,圍繞新能源、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軍事裝備、高端裝備等高端制造業領域,發展高純、高強、高性能新型合金材料及高附加值終端產品,推進鉛銻新型合金材料加工與應用項目,引入武漢鴻勁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等精深加工企業,重點建設河池生態環保型有色金屬產業示范基地,著力打造百色銻金屬產業重要基地和柳州銦生產加工基地。到2023年,全區新型合金材料產值達30億元。
4.石墨烯新材料。以柳州市為產業主要基地,利用現有產業基礎,依托廣西云亭烯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清鹿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柳州煒林納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汽車、冶金、機械、建筑、能源用石墨烯新材料為重點,大力發展石墨烯批量制備技術、石墨烯復合材料、潤滑材料、車輛、機械應用等關鍵技術,引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制造企業,與終端消費產業在生產、研發、應用改進等領域深度聯動,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重點圍繞鹿寨縣石墨烯小鎮,打造石墨烯產業項目集群。到2023年,全區石墨烯新材料產值達2億元。
5.其他前沿新材料產業。在主導優勢新材料產業基礎上,圍繞光電信息、智能裝備、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業領域,布局、培育并引進一批前沿新材料產業,鼓勵突破一批關鍵戰略材料,開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增材制造材料、智能材料、超材料等前沿材料的基礎研究、技術積累和產品研發,搶占未來新材料產業發展先機。
(二)積極開展技術攻關。
6.新能源電池材料。重點技術攻關領域:高容量/高電壓正極材料、碳/合金類高容量負極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電解液相關技術。重點產品攻關方向:磷酸鐵鋰、錳酸鋰、鎳鈷鋁、鎳鈷錳及其混合材料等正極材料;碳酸鋰、石墨基及硅基復合材料等負極材料;聚烯烴類及其他新型電池隔膜、電解液、儲氫、氫氧化亞鎳等關鍵電池材料。
7.稀土新材料。重點技術攻關領域:低碳低鹽排放、超高純產品制備、膜分離技術,貴金屬稀土循環利用技術,共伴生資源綜合回收技術,超高純稀土金屬致密鑄錠及大尺寸靶材、型材的潔凈加工、微觀組織控制、防氧化處理技術,大型智能可控稀土熔鹽電解槽及配套工藝技術,制造工藝數字化、全生產鏈過程柔性化、自動化技術等。重點產品攻關方向:稀土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永磁電機、三基色及LED熒光粉、高性能輕量化稀土合金材料。
8.新型合金材料。重點技術攻關領域:水電鋁材一體化技術、鋁液電解綜合節能技術、煤粉灰提取氧化鋁技術;閃速熔煉、閃速吹煉、不銹鋼永久陰極電解、二氧化硫高濃度預轉化、干吸低溫熱回收等銅冶煉技術;鋅冶煉渣綜合回收技術、銻銀多金屬回收工藝技術、液態高鉛銻渣富氧雙側吹熔池熔煉技術、鋅氧壓浸出—電積工藝技術、銻富氧側吹有柱熔煉工藝技術、富氧連續熔池熔煉新技術。
9.石墨烯新材料。重點技術攻關領域:石墨烯批量制備技術,石墨烯復合材料、潤滑材料、車輛、機械應用等關鍵技術。重點產品攻關方向:石墨烯車用復合材料、石墨烯抗磨潤滑材料、石墨烯改性涂料、石墨烯電極材料、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等。
(三)支持產業做大做強。
10.實施產業支持鼓勵政策。實施重點新材料產品首批次應用示范補助政策,支持新產品應用推廣。鼓勵企業加強基礎管理,增強內外資源整合能力,提升競爭能力。采取股權投資等市場方式支持符合政策條件的新材料企業發展壯大。完善新材料產業發展統計體系,及時反映新材料產業發展狀況,適時出臺相應支持鼓勵政策。
11.支持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圍繞新材料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做好項目儲備和實施,引導要素投向,優化投資結構,加快推進一批新材料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將重點領域的新材料產業重點項目優先列入自治區重點建設工程,開辟綠色通道,做好生產要素保障,優化項目建設環境。
12.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加強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和科學布局,立足現有優勢產業基礎,綜合考慮資源稟賦、市場需求、交通運輸和環境容量等要素,依托國家級、自治區級產業園區,強化龍頭企業引領,促進優勢資源整合,加快布局上下游產業關鍵環節,推動全產業鏈集聚集群發展,加快建成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產業規模大、產業鏈條全,在國內同行業中有鮮明特色和較大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13.重點打造特色產業基地。重點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環境好的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積極支持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特色產業發展的用電、用能、用林、土地、廠房等基礎要素保障,突出產業特色,逐步打造新材料特色產業“億元產值基地”、“十億元產值基地”、“百億元產值基地”。
(四)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14.構建產業資源保障體系。加快融入RCEP產業鏈供應鏈重組體系,強化國內及境外新材料產業資源保障。指導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在國內外構建長期穩定高效的原料資源保障體系,開發利用境外資源,增加原料供應渠道。對于國內缺項弱項的重要產業原材料,鼓勵建立資源定量儲備機制,提高企業原材料資源的保障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提升全區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15.促進上下游融合發展。瞄準區內外動力電池、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國防裝備、生物醫療等高端制造業需求,針對性研發重點新材料產品,強化對重大裝備、重點產品的保障能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融合發展。
16.強化國內外協同發展。加強國際產能合作,鎖定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環節,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外部替代,打造跨區域跨境產業鏈和工業園區,推動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提升我區新材料產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新材料產業在國內外協同發展和合作共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政策引導與行業管理。
17.研究制定支持廣西新材料高質量發展的節能、環保、安全、財政、金融、土地、資源綜合利用等政策措施,強化政策間銜接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做到因地制宜、有保有壓、精準施策。強化新材料產業發展的統籌協調,探索建立新材料產業發展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各類專項和重大項目的銜接溝通,組織研究和協調全區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加強部門溝通和信息共享,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應急廳、投資促進局)
(二)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
18.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建立“飛地”項目稅收利益分享機制,引導新材料產業集群項目跨區域聯合,實現合作共贏。對新材料產業企業按規定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激勵創新的政策。順應國家新材料產業政策調整方向,加強新材料企業融資擔保,做大新材料產業融資擔?;鹨幠?,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龍頭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支付上下游企業賬款。(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廣西稅務局)
(三)加快引育高端產業人才。
19.加快引進區外新材料產業高端人才。支持新材料領域高端人才引進納入自治區各類人才引進計劃范疇,加大服務力度。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強新材料領域相關學科建設,鼓勵企業與高校等機構開展技術人才聯合培養,開展科研和產學合作創新平臺建設,支持自治區內高層次人才參加境內外高層次研修、培訓,為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責任單位:自治區教育廳、科技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四)鼓勵產學研用科技創新。
20.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鼓勵新能源電池材料、稀土新材料、新型合金、石墨烯等新材料企業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并對獲得國家新認定的重大創新平臺、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給予適當獎勵支持。鼓勵上下游企業共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產學研用創新平臺,充分利用產業鏈創新資源,實現協同創新,加快相關科技成果產業化落地。(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附表:廣西新材料產業目標任務表
文件下載: